close


編輯: 纪中展 標籤: 雷军 马佳佳 黄太吉

 

 

   自从雷军说了要做“风口的猪”,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思维里的重要概念,现在大家都不提养猪而要自己做猪了,都在热衷于找风口了,以为找到了风口就可以一飞冲天了。但真的这么简单吗?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你身處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行業,如果你不能證明你得了互聯網焦慮症,以及你現在努力的去導入互聯網思維的話,那你就總有點不入流的狀態了,真的OUTMAN了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互聯網已經深度的進入了我們這個社會的應用領域,互聯網思維已經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顯學。做互聯網思維的手機,做互聯網思維的汽車,做互聯網思維的豆漿店,做互聯網思維的青樓,做互聯網思維的牛腩店,做互聯網思維的成人情趣店,似乎互聯網思維到了現在已經成了一段很靈驗的咒語,只要對著你現在做的事情大叫幾句互聯網思維,就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般的點石成金。

我發現兩個很有趣的現象:1、這些互聯網的假裁縫們開始四處兜售他們理解的互聯網思維,開始聚攏了一群傻國王或者不明真相的群眾,或者那些傲嬌的互聯網焦慮症患者們,為他們編織互聯網的新衣,每次看著他們的PPT聽他們的演講看他們的表演,我都有去做那個喊出真相的倒霉孩子的衝動。說老實話我真反感這幾個滿嘴大詞,自以為有思想的互聯網思維假裁縫們,他們不是黃X吉,不是馬X佳,他們是裘千仞。

2、中國的很多大企業的老闆們,甚至那些互聯網行業的老牌公司的創始人們一夜間都得了“互聯網焦慮症”,他們公開討論自己對於互聯網洶湧而來的焦慮、恐懼,當然在這背後似乎也能感受到他們的傲嬌,因為這也印證了他們的高瞻遠矚和對危險的敏感,因為他們的位置站在最高處所以能遠遠的發現水面下的冰山來引導所掌舵的大船前進的方向。

對互聯網思維,很多人也有很多解釋。互聯網思維是回歸?互聯網思維是社群;互聯網思維是回到常識;互聯網思維是連接一切;互聯網思維是參與感;互聯網思維是什麼呢,在這裡互聯網思維已經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老紀認為,在今天互聯網思維病了,哦,是那些整天滿嘴互聯網思維的那群人病了(或者說他們本來就沒病只是裝病)。人民啊,警惕那些動不動就找你說互聯網思維的,你一定要問清楚他,他懂得什麼是互聯網思維嗎?評價一個人說的互聯網思維是不是正見,就要看他是不是從用戶出發,以產品為本,他是不是具有人文氣息、浪漫情懷、工匠精神、創客理念,其他的一提互聯網思維就開始講營銷的都可以稱為野狐禪都是假裁縫。

說到這,大家明白了吧,有些人的互聯網焦慮症是怎麼得的,到底什麼是互聯網思維,以及你應該對整天講互聯網思維的那些人有所警惕的了吧,面對互聯網焦慮症和互聯網思維,不要恐懼的發抖,也不要自卑的四處拜佛。互聯網焦慮症可怕嗎?說真的,真不可怕也真不用怕,只要你能真正的掌握互聯網思維,用互聯網思維去武裝自己,前提是你不被那些假裁縫們的野狐禪誤導和騙了就可以。

對於醫治互聯網焦慮症的互聯網思維,我們需要解決這樣的6種迷思:

1、 風口豬還是放風箏。自從雷軍說了要做“風口的豬”,現在已經是互聯網思維里的重要概念,現在大家都不提養豬而要自己做豬了,都在熱衷於找風口了,以為找到了風口就可以一飛沖天了。但真的這麼簡單嗎?大家有沒有想到一句老話啊——萬事具備只待東風,你找到風口了,但你萬事具備了嗎。所以你要做風口的豬,重要的是要先當豬,豬是什麼,就是你的企業做的好你的產品做的好,然後風來了會飛,風是什麼呢,風就是營銷就是大勢等等,但很多時候很多人是直接把自己當風箏了,說老實話,黃太吉是豬還是風箏,馬佳佳是豬還是風箏,你認為呢?

2、 趕時髦還是有遠見。很多人在說互聯網思維都得了互聯網焦慮症,但你有沒有想過,你要轉型互聯網的很多時候是在趕時髦還是有遠見。我和一個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老闆交流,他就在講身邊的例子,很多同行都在趕時髦轉型互聯網,去聽幾次課,請幾個人忽悠一下,招幾個人組成1個互聯網公司,就認為已經進入互聯網了,結果呢賠了夫人又折兵,而真正的有遠見,是知道自己有什麼,核心能力是什麼,通過互聯網補充什麼融合什麼,並且了解這個行業未來的前景是什麼,這次是有遠見啊,注意啊,趕時髦和有遠見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趕時髦是社會上流行什麼你就做什麼,聽到那些假裁縫你就穿新衣那可不行,而且重要的是你沒有考慮自己的優勢是什麼自己能幹什麼,最後人才兩空。而有遠見是什麼呢,是知道自己有什麼,知道自己要去哪裡,然後知道怎麼去。

3、腦袋大還是腳很大。很多人在說的互聯網思維,很多都是腦袋大腳很小,也就是想的很多但做的很少,比如馬佳佳和黃太吉都是這樣的,他們的腦袋很大似乎對互聯網思維有很多思考有很多了解,但他們的腳很小對於互聯網思維的實踐走的慢慢騰騰走的歪歪斜斜並且大部分是停下來指導那些走得快的如何走姿勢如何。難道不是嗎?前段時間有個傳統行業的公司找到老紀說要轉型互聯網,我發現他們的理論很紮實見多識廣,呵呵,但可惜的是研究了幾年沒行動也沒有任何經驗積累,老紀認為真正的互聯網思維應該是腦袋始終腳很大,這樣才能走得紮實。

4、有體系還是沒體系。說老實話,對於互聯網思維來說,組織的體係比思維更重要,千萬別信那些說要去組織的大V所說的,即使這個世界再自媒體再自商業也是需要組織的,所有說自媒體的自商業的最後都是組織臃腫效能低下,所有去組織的都是反人類的。組織的背後是什麼,是體系。很多人看到小米的成功,以為是營銷的成功以為是模式的成功以為是顛覆式創新,或者認為小米是豬恰巧在風口上,你們知道嗎?小米的成功背後有2大鍊,一個是供應鏈一個是資金鍊,光看到冒出水面的那一角看不到水面下的冰山怎麼行,前段時間《創業家》社長牛文文在黑馬營第7期開營的時候講的體係比思維更重要,思維還是落在思維層面,體系才能把想到的做成,就一針見血的把這件事說清楚了。

5、有產品還是沒產品。互聯網思維是什麼,如我之前所說,是“一切以用戶為中心”、是”極致的做產品“,有產品沒產品是區分是不是有互聯網思維,有沒有正確的互聯網最重要的一個指標。我看了黃太吉和馬佳佳的演講,大家認為他們有產品嗎,他們的產品極致嗎,他們的產品真的符合用戶需求嗎,互聯網思維的核心是產品,而不是無節操無底線賣萌的做營銷。我們說互聯網思維是一針捅破天,但這一針絕對不是營銷。很多人都說小米的成功是營銷,說老實話這絕對是工業時代的思維方式,小米成功的基石是產品,是性價比高的產品。

6、有營銷還是懂營銷。現在大家一提互聯網思維似乎就是用社會化媒體的形式來做營銷,用80年代點子大師的手法來做營銷,有營銷不是互聯網思維,懂營銷才是,在這2個方面我看黃太吉和馬佳佳就是有營銷但不懂營銷,因為他們眼裡沒用戶沒產品。說到互聯網思維,似乎很多人把馬佳佳和互聯網思維鏈接到一起了。但實際上呢,互聯網思維不是營銷,不是尺度最大,不是譁眾取寵,不是語出驚人。互聯網思維是對用戶需求的把握,是對產品極致的打造。在這點上,你說馬佳佳那些PPT上說的是互聯網思維嗎?比如馬佳佳做的互聯網思維的情趣用品店,看起來大尺度大傳播進入,但實際上真的就是野狐禪。社會化媒體傳播能力的馬佳佳,她做的就是簡單的開一些低級趣味低級炒比如作低級獵奇的線下店,而且還開一家關一家的場面。這樣的創業更多是做了一家利用互聯網進行傳播,但是低毛利低收入的情趣用品店。

傳統行業的老闆們,看完上面這些是不是對互聯網思維有更多的自信,是不是不用再如同林黛玉般的互聯網焦慮和哀怨了,是不是不再會被那些拿著變質過期的互聯網思維兜售的假裁縫們騙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K熊 的頭像
    OK熊

    OK熊 碼農時代

    OK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