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隨著互聯網“三巨頭”BAT掐架越來越激烈,業界不斷有人質疑百度技術導向的發展思路,直接導致了其向移動互聯網的轉型緩慢。而在筆者看來,技術導向沒有錯,對移動互聯網入口的爭奪也沒有錯。用戶數據是米,技術就是鍋,少了一樣,互聯網這盤菜就很難炒得香。
雖然外界對百度的技術導向質疑不少,但李彥宏顯然對這口鍋情有獨鍾,還記得去年的百度年會上,這位技術男演講的題目就是“相信技術的力量”。百度的技術優勢一直作為壁壘橫在BAT的競爭格局中,成為其他兩家難以逾越甚至靠近的溝壑,這給了李彥宏十足的“技術自信”。
而最近百度又有了大舉動:重磅引進高端技術人才——Google brain之父吳恩達(Andrew Ng),負責“百度大腦”項目。“百度大腦”源起於人工智慧,就是利用電腦模擬人腦,專業名詞是深度學習。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成熟和發展,未來電腦所能做的事情可能更多。百度還在去年專門成立了“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
聯想到百度近段時間公佈的技術與研發投入,已連續三個季度超過10億,流向均為人才培養、深度學習、大數據、人工產品等方面。不難看出,幾項投入均圍繞深度學習技術的人才、基礎數據等方面展開。
此時,放眼當前的移動互聯網之爭,在阿裡、騰訊對移動互聯網入口端頻繁展開收購,不遺餘力地搶米時,百度的如意算盤其實放在了後臺的數據處理和分析上。
可以想像,在經歷過進一步的移動互聯網入口的爭搶後,互聯網巨頭的跑馬圈地將不可避免地趨緩,屆時,橫向的競爭將向縱深發展。深度發掘,甚至創造用戶需求與價值將成為下一個戰場。百度現階段不遺餘力的技術投入,可能不被多數人看好。但到縱深階段,“百度大腦”的作用將顯現。因為人們將能用移動互聯網做更多的事情,也會有更多原來存在進入門檻的人群成為移動互聯網用戶。在此影響下,用戶量與用戶價值將得到再度釋放,這也將進一步幫助其擴大與競爭對手的技術優勢。
其實,對於深度學習的研究,境外互聯網巨頭們也一直不遺餘力,谷歌、微軟、FacEBOOK、雅虎等均專門成立了深度學習研究院。因為深度學習技術的成熟可能將為互聯網行業帶來新的產業機會,如今我們已經受益於百度、谷歌的語音、圖片、人臉搜索,未來的改變還將更多。
當然,深度學習有一個重大的前提,就是要有足夠的用戶規模和數據,所以現在就斷定百度將成為未來移動互聯網的遙遙領先者可能為時尚早。由於其在移動端缺乏像微信這樣的王牌,而用戶在移動端的網頁搜索使用頻率大大低於PC段,其基礎數據的採集可能成為一種直接的制約。這一問題不解決,即使擁有龐大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即使深度學習技術十分成熟,缺乏最前端的數據採集,也難以完成人工智慧的整個流程,也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所以,BAT在移動互聯網入口端的“掐架”是歷史的必然,不用大驚小怪,不管是約架,還是被約架,這場架都是非打不可的。在這個來不及眨眼的時代,慢了一環可能就會輸了全部。
(作者系對外經貿大學教授)
新浪網
留言列表